细读《窃秋》忆“拿泥”

推荐人:文章记录分享 来源: 匿名 时间: 2022-11-08 13:12 阅读:

某日阅报《参悟》版,中上最醒目位置上的文章叫《窃秋》,乍看标题,不知所云,无心阅读。晃眼间见文后标注的作者为著名作家梁晓声,顿时精神大振,迫不及待地“从头阅”。

梁晓声,这鼎鼎大名,太熟悉了。我读过他多部著作,看过央视对他的访谈,收看了根据他同名小说《人世间》改编的电视剧。文如其人,我赞赏他平民化的写作风格,钦佩他正直善良的人生品德。

该文讲述他年轻当记者时,到公园偷剪菊花的生活小事。

正文首先解释标题中“窃”的用意:“ 窃其实就是偷的意思。老百姓说同一行径是偷,而文人雅士说成是窃。我常想这乃是我们的小小的狡猾,为了被指斥的时候以一个窃字企图强调与偷的行为有所区别。”

中间叙述“偷”的全过程,包括心里活动:“我家近处有公园。每秋至,菊花便耀眼地盛开了。我养过花,总也养不活。又很爱花,这就是一个矛盾。看了别人家花养得好,我羡慕。看了满公因的花盛开着,我常产生占为己有的强烈冲动。有了矛盾就得想办法解决。不解决矛盾便总是矛盾着。想来想去,那解决纠缠着我的矛盾的办法似乎只有一个,便是窃。这也可以说别无选择。

……

总是绕着我白天记住的地方先缓缓走一遭,细心观察附近有无人影。如果有单个的人影我便不敢贸然,因为无法判定他或她是干什么的,也许正是个管理公园的或专爱管闲事的。如果是成双成对的我便没了顾虑,因为我知道他们不论是什么人和正在干什么,即使是平常专爱管闲事的,也肯定分不出心思来干涉我。于是行动极其敏捷,一两分钟内已剪下离开。”

……

逼真细腻,活灵活现,读着如同亲眼所见。

文章最后落脚在抒发省悟、反思,画龙点眼:“有一天我忽然面对眼前开得很宁静的花想——原来我内心里自私、贪婪、占有的欲望是多么强烈……

插在一个个瓶子里的花,仿佛一面面镜子,我从中照见了我的内心世界,我竟一时悚然。竟有点儿自己被自己吓住了……”

读完此文,感慨良多。为文章高超的写作手法所倾倒,为作者的高尚情操所感动,不愧为经典散文、高中散文阅读内容。

由此,我不由得联想到自己曾经的类似行为,和《窃秋》作者如出一辙,但其行文水平、精神境界,在《窃秋》面前不值一提,这里姑且坦荡一回,置于下。

标题“左顾右盼为拿泥”。

正文:我喜爱花花草草,阳台上种了好多盆。它们经我细心照料,大都生长茁状,这中间自然离不开泥土的滋养。时间长了,养分消耗怡尽,光给化肥不行,必须换盆加泥。早年,某小花店有小包塘泥出售,来源不愁。可这些年不卖了,说赚不了钱,这下可就犯了难,也苦了那些花们。无奈,想到的办法只有偷,于是我注意哪里有泥、有没有其他人偷过。果然有一天看见一推着单车的斯文女士特拿小铲到路边花草地铲土,说她小孙女种的花泥土太少。我受此“鼓励”,放心大胆地准备效尤。

一日,发现某公园的玫瑰园里铺着好多塘泥,一砣一砣小馒头般大,正合我意。踩点好这地方,思量好如何偷的一切细节后的一天早上,刚开门,我便进园直奔玫瑰园,左顾右盼确定某处没人能看到,然后假装细看花朵,慢慢低下身子,迅速拿上几砣放入事先备好的塑料袋,一阵心慌。看看平安无事,换个地方如是再拿。一共大约七八砣,不敢拿多。本来我想干脆给干活的工人说一声,可想来想去不稳妥,要是人家不准许那一切都不可能了。就这样隔三差五拿上几砣,拿一次怕一次,心慌好一阵,生怕被人发现当众出丑。

事实上,只要按照我这办法保险得很,只是我天生不能干这类事情,作贼心虚呀!

一而再,再而三地拿泥,为我的花们补充了营养,改善了生长环境,其中三两盆的枝叶明显的精神了许多,我高兴地收获着它们的回报。欣喜之余徒生自责,这变化来得不光彩啊,不是我的性格和道德要求。再以后便写了“左顾右盼为拿泥”这篇文章。之所以用拿而不用偷,是因为这“偷”字太难听,再说就小小的几砣泥,够不上偷吧,犯不着小题大做,可又找不出其他代词。其实,先辈早有教诲“不请自取谓之偷”,我不过是用文字游戏开脱自己罢了。

至于本文标题“细读《窃秋》忆‘拿泥’”中,“拿泥” 为什么不像《窃秋》那样用书名号,我考虑这是自己随意写成,其水准只能算篇作文,不应也不配用书名号,也不知道这样用对还是不对。

你可能也喜欢这些

赞助推荐